1、鱼塘水的肥度:水的肥度是指养殖水体的肥瘦程度,主要是指水中作为鱼饵的浮游生物的含量。 浮游生物本身是有颜色的,而在水中的数量直接受透明度的影响。因此,生产中水的肥度一般以透明度或水色来判断。 2、鱼塘水的透明度:鱼塘水的透明度是反映鱼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了一种简单的测量鱼塘水体透明度的方法。 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中含有泥沙、微生物、悬浮物、有机物等物质时,会出现浑浊,降低水的透明度。 水透明度的降低不仅影响感官特性,而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因此,水的透明度也是反映水质状况的指标。 透明度过大,浮游生物少,水瘦;如果透明度太小,往往是蓝藻水化的表现。在鱼类的主要生长季节,水的透明度精养池大多为20-40厘米。一般肥水池的透明度应为25-35厘米。40厘米以上的水比较瘦,20厘米以下的水太肥。根据透明度的大小,决定是否施肥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3、根据水的颜色判断水质类型:水的颜色是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颜色的综合反映。因此,养殖水体可以根据水色的不同,凭经验分为不同的类型。 (1)瘦水和劣质水: 瘦水:清淡、淡绿色或淡青色,透明度在60~70cm以上,浮游生物较少,丝状藻类(水绵、刚毛藻等)和水生植物较多。 劣质水:以下水色中的浮游植物虽多,但其表面呈胶状或纤维状,不能或难以被鱼类消化利用,不利于养鱼。 ①暗绿色:天气炎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油膜,主要以裸藻和团藻为主; ②灰蓝色:透明度低,浊度高,以颤藻为主的蓝藻较多; ③蓝绿色:透明度低,浊度高,天气炎热时,水面有灰黄绿色的浮膜,主要以微囊藻和绿球菌为主。 这些水体需要喂养和施肥来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的组成。 (2)肥水:黄棕色或油绿色,浊度低,透明度适中,一般为20-40cm,主要为硅藻、隐藻、金藻、轮虫等易被鱼类消化的,也有部分枝角类、桡足类,适宜饲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有以下两种类型的水色: ①褐色水:包括黄褐色、红褐色、褐带绿色等,主要是以硅藻为主,也有一些隐藻、绿球藻和栅藻; ②绿色水:包括油绿色、黄绿色、绿带褐色等,主要是以绿藻(绿球藻、栅藻)和隐藻为主,也有一些硅藻。 (3)转水:水质随天气变化而改变的水体,又称水华水、乌云水,通常出现在春末或夏秋季晨雾浓、气压低时,浮游生物数量多,水体呈蓝绿色、带状或云状绿色,浮游植物主要为裸甲藻和隐藻。 (4)恶水:呈红褐色、棕色,主要含有含毒素的红甲藻。鱼摄入后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死亡。未经处理不能用于生产养殖。 (5)工业污染水:水质混沌,呈红色、褐色、乳白色等,水中硫化物、氰化物、汞、铬、铅、锌、砷、镍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对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未经净化不能用于水产养殖。 4、“肥、活、嫩、爽”的具体含义: 肥:浮游生物多,且鱼类易消化种类的数量多,透明度约为30cm; 活:水的颜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而且不停滞,这是浮游植物在繁衍繁盛时期的表现; 嫩:水鲜嫩不陈旧,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蓝藻等难消化的种类大量繁殖,水色呈灰蓝色或蓝绿色,或浮游植物细胞衰老,都会降低水的鲜嫰度,成为“老水”); 爽: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浊度小,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cm,水中溶解氧量高。 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要定期、定量、定质地向池塘输送物质(饲料、肥料),经常更新池水,改善水体溶解氧状况,并注意水颜色的变化。 5、通过“四看”来判断水质: (1)、看水色:由于各种肥料所含养分不同,培育出的浮游生物种群和数量有差别,水体会呈现不同的水色。水色呈褐色和绿色,均是典型的肥水,含有大量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 (2)、看水色的变化:鱼类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白天随着光照增强,藻类逐渐趋向上层,下午2时左右藻类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夜间由于光照的减弱,藻类的分布较均匀。水体形成上午透明度大、水色清淡,下午透明度小、水色浓厚的日变化特点。 水色间隔10~15天会出现浓淡交替变化,这是由于藻类的一个优势种群被另一个优势种群替代的结果。鱼类易消化藻类种类的不断更新,是“活水”的最好表现,也是稳定高产的前提。另一方面,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也随之出现明显的日或月的周期性变化。 (3)、看下风油膜:根据池塘下风处(特别是下风口的池塘角落)油膜的颜色、面积、厚薄来判断水质好坏。 肥水:一般下风油膜多、较厚、性粘、发泡并伴有明显的日变化,即上午呈褐色或烟灰色,下午多呈绿色。油膜中除有机碎屑外,还含有大量藻类。 坏水:下风油膜面积过多、过厚且伴着阵阵恶心味,甚至发黑变臭。应立即进行换、冲水,同时根据天气情况,严格控制施肥量或停止投饵或施肥。 (4)、看水华:水华能直观地反映水的理化性质、生物特点,以及对鱼类的影响与危害,是判断水质的理想指标。 水华带状或云块状,是过肥状态,继续发展对鱼类有明显危害,应加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