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所改善。为改善我国现有水资源的水质,更好地实现水污染防治,人们必须做好环境水质基础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水质监测体系,提高环境水质监测质量。 1、引言 在水质监测过程中,技术因素、实验因素、数据因素和人员因素都可能对水质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要保证环境水质监测质量,就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构建完善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当前环境水质监测工作不断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从环境水质监测技术分析入手,深入研究在执行环境水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水平。 2、环境水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水质远程监测技术缺乏有效运用 目前,我国在应用环境水质远程监测技术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壁垒、应用不规范、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质监测质量的有效提升。首先,我国对水质远程监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 许多设备需要从国外采购,成本高,且存在相应的技术垄断,不利于建立全面的水质监测网络。其次,在使用水质远程监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安排好监测点。但由于缺乏科学考量,监测点分布不均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得相关数据的收集不够全面。 最后,由于我国环境水质远程监测技术不成熟,智能化程度低,整个监测系统缺乏自动化和联动性,难以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和效果。 2.2 水质移动监测技术中的试验数据缺乏准确性 在应用水质移动监测技术进行水质监测的过程中,相关试验数据可能缺乏准确性,直接影响水质化验报告的真实性,降低了水质监测质量。首先,水质抽样和采集阶段没有做到分散采样,同时采集的水质样品没有做好标注和分类整理,有可能会发生样本的混淆。其次,对于一些需要送实验室化验的水质样本,运输途中保管不合格,以致样本失效,从而影响最终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在实验室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化验操作的过程中,虽然都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但仍然需要人工来进行流程控制,一旦相关设备发现故障,实验室环境不达标,又或者人员出现操作、样本试剂保管方面的失误,都将不利于进行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3、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受到工业发展以及人类破坏的影响,现阶段全球的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甚至出现多个地区用水困难的现象。我国地域广阔,并且人口众多,水资源的平均分配十分困难,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并且面临着日益恶化的严峻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内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加严重,同时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十分不良的社会反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不断提升个人的环保意识,并且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多个涉及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水资源污染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与我国的长远发展计划和目标依然具有很大差距,需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环境工程高效实施。为了推动我国环境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加强对水质监测的投入力度,并且对现阶段我国的水质资源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水质监测和治理的技术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和环境保护计划,为我国全面的环境工程工作实施与落实提供真实、可靠的水质数据资料,从而进一步推动环境工程的工作开展。 4、水质检验过程控制及水质监测质量 4.1 监测断面和水质采样点规划环节 其一,水质监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监测任务去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包括河流的监测断面和湖泊、水库的监测断面等,一定要保证水质监测断面的全面覆盖性,保证水质监测的广泛代表性。其二,水质监测工作人员需要提前选择好水质采样点,水质采样点的选择需要结合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监测区域水源环境现状,并对其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设计出具有代表性和水质采样点,从而对水质监测区域内的水质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和监测,并且总结概括出该水域范围内的水质情况,找到水源空间布局和日常的变化规律等,为环境工程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的水质数据资源。 4.2 颜色和透明度检测技术 天然水因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种类不同能够呈现出各类颜色和不同的水体透明度。常规水质检测中我们通过水质颜色能够大致推断出水中杂质的类型和污染程度。例如:粘土会导致水形成黄色,硫磺氢氧化所释放的硫能够让水形成蓝色,而各类水藻则主要是以黄绿色、褐色为主。而水质的透明程度能够反映出水里的杂质给透过光线所造成的阻碍。色度的检测是用无色水做比对物,把含有色度的水不断稀释,直至和无色的水一样,所稀释的倍数就是色度,单位是“倍”。透明度检测是把含有杂质的水放到白色或者黑色的圆盘上,并合理的调整圆盘的深度,一直到看不见为止,那么这个时候圆盘所达到的深度就会反映出透明度,用所标注的深度来确定透明度,单位是“cm”。 4.3 构建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提升远程监测技术水平 要提升环境检测中水监测的质量控制水平,人们必须加强对水质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提升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在收集基础数据的过程中,水下监测仪器一定要布局合理,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重点水域适当增加密度,其他干流或支流水域呈分散化布局,从而形成网格化的监测站点分布,以便收集最为完整的水质监测信息。其次,我国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远程水质监测技术的研发,提升水质监测自动化控制水平,不仅要利用其中的通信设备进行数据回传,还要具备自主分析和自动跟踪的能力,从而实现动态化的水质监管和异常数据分析,为提升水质监测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最后,基于远程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对各水域的水环境进行整体分析,包括近年来水质变化的趋势、导致变化的原因、周边潜在的污染源等,不仅提升了水质监测工作控制管理水平,还为环境水质改善指明了方向。 4.4 水質分析报告制作环节 在水质检测人员完成全部检测工作以后,相关的水质分析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检验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处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计算出水质的相关污染参数,并形成标准的水质分析报告,与水质监测的国家标准进行逐一比对,并最终获得水质污染数据,为水质治理和环境工程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和保障。另外,水质分析报告的制作环节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实施,并且要保证水质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将数据误差控制在水质监测的国家标准范围内,从而保证水质分析报告的实用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为环境工程提供真实准确的水质数据信息,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保障。因此,环保部门和相关水质监测人员需要正视水质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且高效、优质地实施水质监测的各个相关环节,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出水质监测的作用,为我国水资源保护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全面推进我国环保工程的落实和实施,改善我国现有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绿色的人居环境,保障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